| 起夜灯
在老人卧室的床和柜子下面加装的感应式隐藏灯带,晚上不打开主灯也能直接照亮地面,不会打扰老伴休息。
能够照亮地面轮廓的隐藏灯带
在走廊过道还应该在脚边添置夜灯,比如在日本应用比较广的足元灯:
如果已经装修好了,可以用施耐德的插座式感应夜灯,任意220V插座即插即用,无需提前安装,无需更改布线。
无需改布线,即插即用
| 衣柜灯
老年人视力不好,看不清衣柜衣物,在衣柜内可以加上酒店常用的衣柜感应灯,开门即亮。
装了灯的区域和最上面没有灯的位置对比很明显
或者加装这种挂杆灯,这种灯成品很多,安装一点儿不费事。
别给施救增加难度
在大部分老人在家中死亡的案例中,都是因为老人发生意外的时候没有被及时发现,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而导致悲剧的发生。而有了下面这些设计,意外来临时也能及时应对。
| 安装智能感应配件
有老人的家中安装智能安全系统非常必要,比如煤气泄漏报警和关闭装置,以及智能灯光和引导系统等,并将报警终端连接到你的手机上。
这样,如果家里出现了煤气泄漏、门窗未关、起火等情况的时候,你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家里的状态,及时赶往家中。
| 厨房玻璃隔墙
再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给她爸妈改造的家为例,她把原本厨房的墙改造成了玻璃(非承重墙改造),这样老人在厨房里也能看到外面客厅和餐厅里的动态。老人如果在厨房忙活发生意外昏倒,也能让其他房间的家人及早发现。
淋浴区不要用玻璃门这种硬性隔断
很多人会选择用这种玻璃屏隔开淋浴区,但这其实既不适合,因为玻璃屏是硬性隔离,老人在里面倒下会增加救助难度,还会限定淋浴空间。
有淋浴屏的空间不适合老人
所以采用半开放式或者开放式的卫浴间,用浴帘进行干湿分离即可。
卫生间门要往外开
同样的道理,卫生间的门应该设计成向外开,如果里面有人晕倒、摔倒靠在门上,向外开的门能抢出不少救援时间。
门框、垭口尺寸大一点
室内的门要做得比常规尺寸大一些,方便轮椅和担架进入。
只要房间的门洞是常规的860mm,就能适应常规的轮椅宽度(650mm)。万一以后使用的轮椅会比常规尺寸更宽,也能适当的拓宽门洞。
不一定所有的轮椅都是650mm
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一直以来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和下一代的身上,但投资在孩子和自己身上的时间和机会其实还有很多,而陪伴父母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,我们真的需要在父母尚且健康的时候为他们打造一个更舒适的家。